《評估指南》中提出:“教師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做到觀察、評估、鼓勵幼兒,同時要與家庭、社區(qū)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在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體現(xiàn)出幼兒自我服務的價值,讓幼兒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服務這一重要能力?!?/p>
“老師,我不會穿衣服!”“這個拉鏈怎么弄?”“哪邊是前面呀!”起床時,孩子們此起彼伏的聲音響了起來,相對于其他在園的日?;顒佣?,“穿衣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難度,似乎是一個更高等級的關(guān)卡。孩子們想要成為生活的主人,必須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據(jù)孩子們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需要,結(ji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合肥市廬陽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紅璽臺總園里一場穿衣之旅開始了……
穿衣小調(diào)查
在幼兒園起床穿衣服時,孩子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畏難情緒,部分孩子漸漸不愿意動手嘗試,那在家的時候孩子們自主穿衣的情況如何?家長們又是否有鼓勵孩子呢?為進一步了解班級孩子在家自主穿衣的具體情況,于是我們展開了一次小調(diào)查。
從《小一班寶貝居家自主穿衣情況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會穿褲子,會穿套頭衫和都不會的孩子較少,家長們對于孩子自主穿衣也持鼓勵態(tài)度,對于孩子不會穿脫衣服的原因家長們普遍認為和衣服太厚不好穿脫,以及鍛煉機會少有關(guān)。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孩子們穿脫衣褲時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吧!
通過觀察,談話等形式,我們深入了解了孩子不會穿衣的多種因素,我們根據(jù)收集的資料,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孩子們共同商量,我們一起整理出以下問題清單,共同解決穿衣問題。
問題清單:不知道穿衣服的正確步驟;不認識衣服的正反,前后;衣服較多,不愿意動手。
教師的思考:《指南》中指出“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除了老師及時幫助幼兒穿脫衣物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學會穿脫衣褲的正確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本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時期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其在思想上樹立生活自理意識,有助于提升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責任意識和自信心,對孩子今后的生活產(chǎn)生深遠積極的影響。對接《指南》,結(ji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們圍繞“衣服”這個資源點,嘗試尋找價值點。
穿衣大行動
探討1:衣服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帽子、圖案、標簽、袖子、口袋、拉鏈。
初嘗試:哎呀,我的衣服怎么這樣啦,我的手該往哪伸呢?
《指南》中指出:“教師應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p>
通過談話,我們了解到孩子們對衣服的基本構(gòu)造及穿衣方法有基本的認知,愿意自己嘗試穿衣服。雖然穿衣服對孩子們來說遠遠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容易,但是我們還是堅持給予他們嘗試在先的機會。經(jīng)過幾天自主嘗試穿衣活動,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究其原因,孩子們還是對衣服的構(gòu)造認識得不夠深入。于是,我們引導孩子們繼續(xù)“衣”探究竟,逐步認識衣服的里外和前后。
探討2:里面?外面?前面?后面?
討論1:里面還是外面?
瑜瑜:“衣服的外面有漂亮的圖案”;
諾諾:“衣服上面有一個大洞洞,頭可以鉆進去”;
來來:“衣服里面有標簽”;
安安:“衣服里面是毛毛的?!?/p>
衣服反了該怎么翻過來呢?小手變成小火車,咔嚓咔嚓往里開,開出隧道一把抓,往外一拉成功啦!
討論2:前面還是后面?
澤澤:“你們快看,我的衣服前面有小鴨子”;
堯堯:“你的衣服前面有小馬誒”;
澤澤:“嘿嘿,你的衣服是熊貓?!?/p>
探討3:穿衣小妙招
兒歌學穿衣:小衣服,手中拿,披在后面像大俠,穿左手,穿右手,咔嚓咔嚓拉拉鏈,最后帽子放下來,我的衣服穿好了。
繪本看一看:閱讀區(qū)投放了很多關(guān)于穿衣服的繪本,孩子們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津津樂道的和好朋友討論穿衣服的好方法呢。
一起試試吧:認識了衣服的各個部分,學習了兒歌,看了各種繪本后,孩子們學穿衣的欲望更加強烈,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穿衣服的小妙招,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鉆洞洞法:頭要先鉆進大洞洞里面,然后找到兩個小洞洞,把手塞進去就穿好啦!
桌子幫幫法:把衣服放在桌子上,領(lǐng)口對著小肚皮,小手伸進袖子里,往后一甩就穿好啦!帽子頂頂法:先把帽子戴在頭上,再把小手伸進袖子里。
教師思考:教師不能茫然地介入幼兒的活動,而是根據(jù)不同幼兒的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孩子對于穿衣服的探索與學習,首先了解衣服的組成,讓幼兒對衣服的構(gòu)造有基本的認識,隨之進行初嘗試,發(fā)現(xiàn)幼兒在穿衣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分不清衣服的前后,將衣服穿反,不知道怎么將衣服翻過來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通過專項學習、講述故事、學習朗朗上口的兒歌、幼兒自由探索等方法幫助幼兒將難題逐一擊破,同時言語鼓勵幼兒,以分享“妙招”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活動的積極性,這些行為上的支持與引導,幫助幼兒獲得了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幼兒的堅持性和意志力也得到了鍛煉。為支持幼兒進一步探索,我們在區(qū)域中提供了相應的材料,供幼兒繼續(xù)探究學習。
整理小能手
經(jīng)過幾天的練習,在自主穿衣方面孩子們有了明顯的進步,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每當午睡前孩子們都會把衣服脫下放在自己的桌上??墒?,這些衣服卻放得雜亂無章,堆成了“小山”。孩子們沒有整理衣物的習慣,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小桌子整潔起來呢?于是我們又開始了疊衣服的學習……兩扇大門關(guān)一關(guān),兩只小手抱一抱,點點頭、彎彎腰,衣服衣服疊好了。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孩子們慢慢學會了如何疊衣服,在老師的引導下,寶貝們午睡前漸漸養(yǎng)成了疊衣服的好習慣。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更加樂于動手,也愿意參與其中。孩子們都是穿衣小能手了!瞧,我們開展了一場有趣的穿衣、疊衣大比拼活動,快到活動現(xiàn)場看一看吧!
我們從孩子們午間起床時的問題出發(fā),深入了解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將孩子們提出的想法付諸實踐,并在實踐中摸索出最適宜、最有效的方法。在這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穿衣服、疊衣服等自我服務的方法,更習得了在問題情境中不斷思考、嘗試與調(diào)整的思辨能力。他們積極感知環(huán)境變化、在活動前的問題和討論,自由探討解決問題、交流分享經(jīng)驗。教師作為觀察者、引導者,跟隨孩子經(jīng)歷全過程。
在本次穿衣的較量中,孩子們在原有的經(jīng)驗上都得到了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孩子愿意嘗試自主穿衣,學會整理。關(guān)于自我服務、自主管理,后期還有各種挑戰(zhàn)在等著我們,相信有了這次經(jīng)歷后的小寶貝們會更加自信、面對困難也會更加樂觀積極。期待接下來孩子們更多精彩故事……
攝影:班級老師
撰稿:胡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