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币栽谡n堂上提問為例,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提問方法,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促進不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那么,究竟采用怎樣的提問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呢?本文介紹了三個關于課堂提問的策略和技巧。
找準提問方式
提問之后,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梢宰寣W生先和同伴交流,可以讓他們兩人一組進行討論,這樣既可以避免因為害怕尷尬而無人發(fā)言的情況,也可以讓每個人在課堂上都有一個輕松安全的環(huán)境來思考問題和分享答案。
合理分配問題比例
如何使用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開放式問題的答案不唯一,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引出新的觀點和立場。例如,“你認為它怎么樣”“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都是開放式問題。而封閉式問題則嚴格地規(guī)定了作答者該回答什么,比如“你多大了”“現(xiàn)在幾點了”等。但在課堂上封閉式問題很容易被濫用,因為一方面,封閉式問題很節(jié)省時間,如果老師覺得時間緊迫或者想加快課堂進度,就會傾向于提封閉式問題;
另一方面,提問封閉式問題時,通常會發(fā)現(xiàn)回答者能夠說出正確答案。但這并不能保證回答者就會這道題目,有時候可能是猜對的。使用封閉式問題進行交流,可以引導出的信息量很少。
因此,在課堂上不能總提封閉式問題,但也不能完全忽視封閉式問題。要保持一個平衡,重視開放式問題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封閉式問題。
精準識別
診斷性問題涉及四方面的內容:學習、學科知識、思維方法以及心理學。學生可能會給你一個答案,但卻不會告訴你他們是如何得出這個答案的。
通過診斷性提問,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維方法。也許會存在思考過程不正確,但最后的答案卻是正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思考的過程說出來,學生會暴露自己的錯誤,老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糾正學生的錯誤。
其實在課堂上,學生不回答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他們不知道答案;他們感到不自信;他們不理解這個問題;他們沒有聽到這個問題;他們迫于社交方面的壓力不敢回答問題;他們覺得無聊......
在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好問題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堂課的知識并獲得能力的提升。課堂提問是一個技巧,如何鼓勵學生回答?除了本文介紹三個關于課堂提問的策略和技巧,我認為老師提問時一定要有明確的教學意圖,不要預設太多的問題,以學定教,關注課堂生成。因此,在提問前要想清楚,你想要落實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當學生的回答不是你理想中的答案時,教師如何引導?這才是老師的作用,問題解決了,教學難點也突破了,要知道好問題的作用要勝過好答案。
另外,我們老師的課堂的交流模式大多是師生互動,師問生答,幾乎沒有學生之間的交流,即使有小組合作學習,因為沒有有效的組織安排,生生交流基本上流于形式。其實,學生之間的質疑解惑更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習興趣。
最后要強調的是,作為老師,我們必須明白:用什么樣的方式提問,就會得到什么樣的回答。
(淮北市杜集區(qū)淮海東路學校 范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