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創(chuàng)設書香園所環(huán)境,2022年4月22日合肥市榮城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了“書香滿園 文沁幼心”節(jié)日教育活動。
總園篇:“悅”讀美好 共沐書香
小班:閱讀小達人
為讓幼兒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世界讀書日,家長與孩子們一起親子共讀,開展了為期五天的“親子閱讀日”活動。
一本本嶄新的散發(fā)著悠悠墨香的繪本,讓幼兒愛不釋手,和爸爸媽媽相擁在一起,頭挨著頭,共讀一本書,在暖暖的親子閱讀時光中浸滿了愛。
書簽常被人們夾在書中,或者作為一種裝飾,或作為分辨頁碼的標志,簡單而富有藝術,為標記閱讀的落腳而躲藏在書里。在孩子們的巧妙構思下,孩子們利用不同顏色、不同類型的畫筆,畫、寫、涂,用紙折疊,一舉一動盡顯小小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特色。一起來欣賞孩子們制作的漂亮書簽吧!
中班:班級故事會
老師們在班級也組織小朋友們,把自己帶來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在《小豬當保鏢》的故事分享中,一群小豬的傻氣樣兒,把小朋友們逗得哈哈大笑。
大班: DIY繪本
一本書是怎么誕生的呢?快來一起來了解一下書有哪些結構吧!
快來一起看看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DIY繪本。
瞧,小小創(chuàng)作者們正繪聲繪色地向同伴分享著自己制作的繪本故事。孩子們用有趣生動的語言,給大家?guī)砹艘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深深的吸引著小觀眾們的目光,大家都沉浸在故事當中,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好玩的繪本故事、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創(chuàng)作總能帶來不一樣的收獲和感受。
一起讀書吧!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走進書籍更廣闊的世界,吸取書籍更豐富的營養(yǎng),在書香的海洋中馳騁,在閱讀的快樂中感受五彩繽紛的世界。
麗水篇:書香潤童心,好書伴成長
小班:知其源,聲聲繪
在了解世界讀書日由來和習俗后,小班小朋友們開展了“親子閱讀七日打卡”活動,照片里的寶貝們和家長一起錄制了第一本親子有聲繪本,一聲聲稚嫩的童音穿插在父母成熟的嗓音里,生命的線重疊交纏在一起,讓愛在陪伴里生花,用聲音記錄溫馨的親子閱讀時光。
中班:小電臺 大比拼
中班的寶貝們更是開展了激烈的閱讀大比拼,看看故事大王里聲情并茂的演出,臺下的小伙伴都被深深的吸引了,轉換視角小電臺里娓娓動聽的童音給你不一樣的溫馨午后,孩子們在伙伴們清脆的聲線里,有的佩服,有的躍躍欲試,最后,孩子們一同選出今天的故事大王。
大班:小書本 大變樣
大班幼兒在世界閱讀日即將到來之際就開始進行了七天自主閱讀打卡,大班孩子們正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堅持到底也是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互相錄制推薦閱讀視頻,最后更是為心愛的圖書和父母一起制作讀書海報,孩子們將制作的作品帶來,分享推薦理由,孩子們都自信的介紹的自己閱讀的作品,講述自己是如何制作的。
在這次世界讀書日活動中,孩子們和家長們在說一說、做一做、想一想中感受到了閱讀活動的豐富多樣,同樣也傳遞著閱讀的快樂和力量。
菱湖篇:書香伴我成長
家長與小朋友參加親子閱讀一周打卡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而且還體會到了閱讀的快樂?;顒娱_始,各班進行了“書香伴我成長”主題活動,介紹節(jié)日的重要含義,讓孩子了解了世界讀書日的意義,引導孩子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同時還培養(yǎng)孩子對書籍、閱讀的興趣。
小班:以書換書,悅讀越開心
在世界讀書日這天,小班小朋友參加了“以書換書,悅讀越開心”的換書活動。每位小朋友精心挑選了一本自己看過的有趣的圖書帶到班級,孩子們在班級里與“書友”進行交換,他們交換成功后心滿意足帶著中意的圖書有序回到了座位上。在交換過程中鍛煉了小朋友的交往能力,還實現(xiàn)了圖書資源的充分共享!
中班:修補圖書,我在行動
中班的小朋友在看完“小圖書你別哭”視頻后,在幫忙修補圖書,他們翻一翻,看一看,破舊的圖書都被發(fā)現(xiàn)了!他們把“受傷”的圖書運到屬于他們的“工作臺”。小小 “醫(yī)務人員”們端坐于工作臺前忙活了起來。掉下來的應粘在什么地方?固體膠怎么涂?透明膠雙面膠怎么用?膠布在指尖翻飛,紙張在剪刀的碰撞下蛻變,修補的書籍經過“短途旅行”后,圖書又可以繼續(xù)使用了。
大班:我的第一本書
大班的小朋友正在分享自己與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的圖書,每一本圖畫書的呈現(xiàn)都是孩子的小小世界,他們把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記憶中最難忘的事情通過點彩的方式記錄了下來。自制圖書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不僅提高了小朋友自主創(chuàng)作,大膽想象、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還激發(fā)了小朋友閱讀的興趣。
通過此次“世界讀書日”活動,榮幼教育集團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幼兒開啟對閱讀的興趣,從家庭到幼兒園都營造了濃濃的讀書氛圍,為榮幼的寶貝們打開了一扇扇啟蒙的窗戶,開啟一道道知識的大門,遨游在快樂的書海里,沉浸感受,快樂成長!
撰稿:趙云 李永春 劉楊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