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7月5日,來自合肥市古城小學以及廬陽鄉(xiāng)村振興“少年光影社”的40名小學生,走入大科學裝置園區(qū)和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通過與科技專家們“面對面”,了解到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感悟科學精神。
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qū)獲悉,為引導中小學和青少年家庭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助推基礎教育“雙減”工作,廬陽文旅集團聯(lián)動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共同開展了“科創(chuàng)筑夢”全國青少年科學節(jié)——廬陽少年探秘大科學裝置活動。
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qū)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tǒng)綜合研究設施園區(qū),中科院等離子體所副研究員王騰博士帶領孩子們參觀了EAST多關節(jié)機械臂系統(tǒng)和聚變能實驗堆。通過王博士深入淺出的講解,同學們了解到大科學裝置集中區(qū)的功能片區(qū)、中國聚變能應用戰(zhàn)略、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tǒng)綜合研究設施及成果的應用等多方面知識。
聽完講解后,孩子們又來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科學島園區(qū),在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陽光科學社社長張素貞博士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HT-6M、HT-7主機及EAST模型,對“人造太陽”的科學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
隨后,王騰博士以“人造太陽——人類未來理想能源”為題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科普講座,講座結合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鋼鐵俠》等科幻電影片段,為同學們介紹了“人造太陽”的原理及發(fā)展過程、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等知識。不僅如此,博士們還帶著同學們一起做起了干冰泡泡、液氮與氣球等小實驗,共同見證科學奇跡的發(fā)生。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