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童年時光,最讓人留戀。古時候,人們都怎樣度過孩提時光?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中鐵校區(qū)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以“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為主題,其中五(11)中隊以“古詩里的童年”為分主題走進古人的童年歲月。
此次探究五(11)中隊分為三個組,分別為尋找古詩中的兒童形象組,古人童年生活我來畫組(手抄報),還有古詩里的童年我來唱組(朗誦),三組隊員在前期的資料搜集基礎上,于2月13日進行了匯報交流活動。
尋找兒童形象組的張子兮同學說,古時候的兒童,從小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的品格。比如宋代詩人范成大在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寫道:“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那種懂事的孩童形象躍然紙上。王恣懿同學說,宋代詩人楊萬里筆下的兒童是天真可愛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這樣的描繪:“籬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那“急走追黃蝶”的兒童,是怎樣一下子站住,又怎樣在菜花地里東張西望的神態(tài)值得仔細琢磨......
讀著這些詩詞,仿佛清新的鄉(xiāng)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間,手抄報組的同學用自己的畫筆勾勒出了一幅幅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有悠然自得騎黃牛的,捉促織的,偷采白蓮的......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場景,一經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時隔千年,卻猶如發(fā)生在身邊,童趣無限。
除此之外朗誦組還開展了“最美不過少年時—-古詩里的童年”古詩詞誦讀活動。臺上,隊員們誦讀那些閃現(xiàn)著純真童心的古詩詞,在字里行間、腳腳韻韻里,尋覓兒時的天真與快樂,找回久違的童年。
青衿之志,履踐致遠。此次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積淀了學生的人文底蘊,使隊員們深刻體會到經典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營造了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氛圍。六小中鐵五(11)中隊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古詩文吟誦學習,鼓勵學生與經典同行,誦讀國學經典,傳承經典文化,讓古詩詞神韻常讀常新。
(撰稿、攝影: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