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fā)元小思想動力,迎接金秋桂香,引導廣大師生在讀書中思考和成長,營造自然與傳統(tǒng)相結合的校園讀書文化。9月28日,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學“思享匯”的老師們開展了“品三秋桂子茶,讀千年桂花詩”的讀書沙龍活動。
活動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與桂子相約
首先,訪桂花蹤、聞桂花香。今年桂花開得遲,但聞香如故。老師們探訪桂花蹤跡,終與桂花喜相逢,在一陣沁人心脾的芬芳里,同留美影。
接著,品桂花詩。“偷得浮生半日閑,人間至味是清歡。”老師們圍坐一起,吟誦和朗讀與桂花相關的詩文:
王娜老師的一首《十五夜望月》,“冷露無聲濕桂花”仿佛把我們帶進了月夜秋思濃,情不能所以的境遇,心境超然。
張艷、凌必蒂等四位老師共吟了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僅讀出了桂花的姿態(tài)萬千、香遠益清,更是我們每一位老師自信風華的展現(xiàn)。
最后,享桂花樂?!八灾襁吜鞒隼?,風從花里過來香?!贝蠹以诖笞匀魂囮嚮ㄏ憷?,品一杯桂花茶,嘗一塊桂花糕,輕卸辛勞,重新出發(fā)。
(二)微閱讀?樂分享
首先,我們進行一篇文,一段語,一句話,甚至一幅書中畫的微閱讀。把那些觸動過心弦、令人茅塞頓開、讓人心動不已的文字積極展示出來,讓美好傳遞,讓成長翻倍。
最后,老師們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情感體悟、思想升華與大家快樂分享。
杜琳琳老師分享的《意林》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事實”,并用教育教學中的事跡向我們證明老師是一份需要極其細心和用心的工作。
張艷老師通過閱讀分享了我們要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尤其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王勝闌老師從工作實際出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方法,分享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提出工作中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王娜老師用娓娓道來的故事講述向我們誠摯推薦遲子建的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徐艷老師分享了《擺渡人》的讀后感受;胡芳芳、吳琳琳等老師都逐一進行了自己的“微閱讀·樂分享”。
與桂花相遇,與自然相擁。在這氤氳香氣、天人合一的氛圍與活動中,我們收獲了寧靜的心靈,收獲了來自于書籍和同仁的教益。九月再見,讓我們十月相約!(胡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