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通向創(chuàng)造的必經之路,為提升青年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模仿為契機,習名師之智慧,尋找“課感”,促自身之成長,把“雙減”落在實處,抓在關鍵處,合肥市長江路第三小學蘭亭分校開展了青年教師“名師模仿課”活動,活動于4月11日拉開了序幕。
張銘雪老師執(zhí)教的《古對今》,從上學期所學對韻歌復習導入,緊抓“識字寫字、多形式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聯(lián)系實際理解詞語,初步感受課文的韻味。
程詩涵老師執(zhí)教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學習曹愛衛(wèi)老師的教學風格,與學生零距離互動談話導入,巧妙理清課文脈絡,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課后,兩位老師進行了反思性說課,兩位老師的師父針對課前準備和課程內容進行闡釋和建議。許曉麗老師充分肯定張銘雪老師態(tài)度端正,能結合多位名師的優(yōu)點,呈現(xiàn)低年級教學特征。同時,許老師也指出理解詞語和朗讀課文不可割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讀出韻文的節(jié)奏美。何燕老師肯定了程詩涵老師能夠結合學生以及自身情況,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變動創(chuàng)新,更加注重生字教學,分層次理解詞語,更細致有思考的進行模仿。
校內學科專家胡正霞老師進行指導點評,胡老師贊揚了兩位老師準備充分,選題認真,平穩(wěn)、高效的完成了課堂教學。其次,胡老師指出:語文課堂要聽說讀寫全面貫徹,進行適當動筆訓練;課堂語言及評價語要更加明確,尤其低段要有童趣,創(chuàng)造濃厚的課堂氛圍。最后,胡老師以16字總結課堂教學要“忠于目標、源于文本、敢于舍棄、精講多練”,做到真實、充實、平實、扎實。
校長程朋軍做總結發(fā)言,他認為兩位老師能緊抓文本特點,重視朗讀和細節(jié)。同時課堂教學要把握說話節(jié)奏,敢于停頓,教學時有的放矢,巡視不流于形式,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青年教師“名師模仿課”專場活動,就是讓蘭亭的年輕老師們通過走進名師課堂,學習名師理念,運用名師精髓,促進自己理解、鉆研、把握教材,課前課后及時反思,站穩(wěn)課堂。
借他山之石,琢己成長之玉,教育路上與名師同行,行的快,亦遠。
(撰稿: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