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現(xiàn)在寶寶已經(jīng)滿月,有家人照顧,我就可以安心住院救人了!”2月24日,初為人父的安徽醫(yī)科大學講師張恒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千里之外的陌生白血病男孩送去健康的“血液種子”,幫助挽救男孩生命,成為合肥市第8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白血病男孩配型成功,張恒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沒想到這么低的概率能讓我碰上了,既然這么有緣分,那我肯定愿意捐獻!"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測和體檢后,造血干細胞采集的日期確定了,讓張恒沒料到的是,采集的日期和妻子的預產(chǎn)期僅僅相隔了兩周。作為父親,張恒想給妻子、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和照顧,但想到那位白血病男孩也急需幫助,他還是堅定地說:“沒關(guān)系,救人要緊,這個日期我沒問題!到時候妻子、孩子還有我的家人可以幫忙照顧!”
張恒1987年出生于合肥,在上海攻讀博士學位后,現(xiàn)在安徽醫(yī)科大學基礎(chǔ)醫(yī)學院擔任講師。讀大學時,張恒在一位熱心腸室友的帶動下,開始參加無償獻血,“對于我們醫(yī)學生來說,獻血很平常,沒什么可怕的?!?019年一次去食堂的路上,張恒看到紅十字會在校園里做造血干細胞留樣的宣傳和動員,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干捐獻志愿者,等待著有一天能夠配型成功、幫助他人。
一直到住院,張恒都沒有和同事、學生們提及自己要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他說:“我覺得這只是一件平凡的事,平時校園里就停著獻血車,每天排隊的人都很多,學校也經(jīng)常開展相關(guān)活動,動員和呼吁師生們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等公益事業(yè),相信我的同事們、同學們?nèi)绻灿羞@樣的救人機會,一定會和我做出同樣的決定!”
根據(jù)患者身體情況,醫(yī)院將采集的日期從寒假期間推遲到了2月24日,由于學校已經(jīng)開學,張恒趕緊請假并安排好相關(guān)工作,入院做捐獻準備時,張恒的寶寶已經(jīng)滿月了?!斑@下我更放心了。”張恒說:“入院時,紅十字會的幾位志愿者陪伴我一起,滿滿的儀式感,讓我很感動。我的體質(zhì)還不錯,住院期間有一點腰酸,可以接受。只要能救患者,一切都不是問題!”
經(jīng)過約3個小時的采集,張恒成功實現(xiàn)造血干細胞捐獻,這份珍貴的“血液種子”將被立刻送往重慶,通過移植手術(shù),幫助那位身患急性淋巴細胞的男孩重獲健康。
張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