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開始學彈鋼琴。
那時,我并不清楚鋼琴是什么,只是偶然經過一間教室時從里面?zhèn)鞒隽艘魂囉茡P的琴聲,這琴聲像磁鐵那樣將我吸引住,于是我開始學彈鋼琴。
在起初的鋼琴課上,我學會了認七個音,學會了用右手一次性將這七個音彈出,再用左手彈七個音,最后雙手一起彈。我還知道了鋼琴由52個白鍵和36個黑鍵組成,分三個音區(qū),那是我初次接觸鋼琴。接著,老師開始教我彈一些簡單的單手曲子,當我小心翼翼地摁下一個個琴鍵時,鋼琴就發(fā)出一聲樂聲,雖不連貫但我仍努力找對每一個音符和對應的琴鍵。當有一天我能用雙手非常流利地彈出整首樂曲時,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器樂之王”的美妙,也更喜歡練琴了。
那時正值仲夏時節(jié),每天晚上媽媽都會帶我去琴行練琴,后來換了老師,琴行離家遠了,于是我們買了一架鋼琴,嶄新的鋼琴上沒有一絲灰塵,锃亮地黑漆手感非常光滑,琴蓋里是一排黑白分明的琴鍵,當我把手放到琴鍵上頓時感覺到身體有一股無窮的力量。從此每天晚飯后我總會練一小時,逐漸摸索出了手感和樂感。
再往后,我接觸了《哈農》、《拜厄》等教材,可我很快發(fā)現這些書中的曲子相比之前難度上了一個臺階,內容也枯燥了許多,特別是《哈農》里面盡是固定的音階,但是對耐心是個極大的考驗。開始我還能沉下心來練習著音階,可好景不長沒有練幾天我就沉不住氣了,甚至腦海中還閃現過放棄的念頭。但每當我想起那些著名音樂家瀟灑而飄逸的演奏時,想起鋼琴是我自己選擇的樂器時,我就將那些雜念拋擲腦后回到現實,讓手指在琴鍵上堅定而有力地摁動著。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些枯燥的練習為我后面高難度的演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日積月累不斷的練習,我彈琴的技能也一步步提高。于是老師開始教我彈奏那些流傳至今的古典名曲,我也從這些曲目中認識了貝多芬、肖邦等音樂名家。在雄壯、氣勢非凡的《出埃及記》中,我體會到了以色列建國那段辛酸悲壯的歷史;在高亢激昂、充滿活力的《克羅地亞狂想曲》中,我仿佛看到了飽受戰(zhàn)火洗禮后的克羅地亞,感受到了灰燼中的殘垣斷壁間那縷對和平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在曲調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我領悟到了失去聽力的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樂觀向上的情懷。
在這些經典名曲一次次的彈奏間,我的靈魂仿佛也接受了一次次洗禮!人生不就像一首首鋼琴曲嗎!有高潮、有低谷,有跌宕,有起伏。在我迷惘時,空靈的琴聲會指明我前進的方向;在我氣餒時,明快的音符會使我重拾信心、充滿希望;在我驕傲時,沉穩(wěn)的鋼琴會教我戒驕戒躁、踏實前行。
如今,鋼琴已經很久沒碰了,它被浮塵所覆蓋宛如一個久未謀面的兒時伙伴靜靜地等著我重新演湊的那一天。我和鋼琴的故事還會繼續(xù),總有一天琴蓋會重新開啟,浮塵會被拂去,在我彈指間沉睡已久的音符會再次流淌出美妙的樂章!
合肥五十中西校貴池路校區(qū)九(8)班 陳梓航
指導老師: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