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xiāng)在杭埠河畔,那兒是我的母親和祖輩們的生養(yǎng)之地,我和姐姐也出生在那兒。在我的記憶里,有很多難忘的人和事,有的近在咫尺,有的恍然如煙。尤其是我家那座建造在河堤上的“老房子”,裝滿了我童年的快樂和喜悅。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和人居環(huán)境的改善,我們的母親河——杭埠河也亟待治理,沿河兩岸將修筑“防汛大道”。我家的“老房子”面臨著拆遷。
今天早上,小雨剛剛停歇,我連忙拉著爸爸媽媽,嚷著讓他們帶我一起再去老家看看那座“老房子”。騎車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車剛停穩(wěn),我就迫不及待地向家的方向跑去。到了家里,大人們忙著打掃庭院整理物件。我卻樓上樓下地來回跑個不停,一會翻翻我的小柜子,摸摸我的小木床,一會又看看我的小花臺……它們都曾經(jīng)是我小時候藏匿好東西的“寶庫”和玩耍的戰(zhàn)場。我家的“老房子”是一座兩層樓房,共有大小八間房子,還有一個地下室。房子的四邊有高高的圍墻,大門前面是寬敞的水泥地坪,兩邊有花臺,花臺里有兩棵大人胳膊粗的桂花樹,一到秋天,桂花開了,滿院滿屋都飄著香氣。我在這兒生活了六年,這里的一切都能勾起我對童年趣事的回憶。春天的夜晚,我總是喜歡靜靜地站在二樓的陽臺上,看著河水流淌,聆聽小蟲鳴唱。炎熱的夏夜,外婆總會放張竹制的涼床在樓頂?shù)钠脚_上,我也最喜歡躺在竹床上一個兩個地數(shù)著滿天的星星。有月亮的晚上,星星總是躲閃著,讓人一眨眼就找不到了。外婆就在一旁,邊扇著扇子驅(qū)趕蚊蟲,邊給我講著她記得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故事,偶爾一道亮光劃過天空,外婆馬上會說那是“掃把星”或“賊星”,有時候又說那是天上的某個神仙犯了法被打入凡間……這時候我總會似懂非懂地看著外婆的臉,月光映在她的臉上是那么的美麗,那么的親切。
因為我家的院子比較大,莊子上的小朋友們都喜歡到我家玩。我和那些玩伴,幾乎每個晴天都在我家玩躲貓貓、過家家等游戲。每當(dāng)要下雨前,我們就會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無數(shù)個螞蟻連成一道道黑線,個個爭先恐后地向前爬,不知道它們在忙些什么。有時候我們還會偷偷地跑到隔壁家的菜園里摘菜葉和果實回來學(xué)做菜呢……等到天色變得暗下來的時候,總是聽到大人們的呼喚聲,有的舍不得回去,大人只能連拉帶拽把他們帶走,走的時候還意猶未盡呢。
后來,爸媽在城區(qū)工作,我和姐姐也離開了老家的“老房子”,住進(jìn)了城區(qū)的新房子,“老房子”里只有外婆一個人住了,再后來,外婆得病去世了,老家只剩下一座空房子。我們回老家的次數(shù)也變得越來越少了。城區(qū)的房子雖然寬敞新潮,但我總感覺像籠子一樣,把我們和其他小伙伴隔開了,再也沒有住老家“老房子”的那種樂趣了。這次又趕上拆遷,老家的“老房子”即將變成回憶,這個裝滿了我童年樂趣的房子雖然將不復(fù)存在,那聲音,那場景,卻始終包裹著我的整個心房,將伴隨著我的童年,永遠(yuǎn)珍藏在我的心中……
舒城縣實驗小學(xué)東校區(qū)五(3)班 潘鳳芮雅
指導(dǎo)教師李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