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腹地物產(chǎn)豐富,遠近門聞名的綠茶 ,它的名字叫“六安瓜片”。大家看到六安瓜片四個字并不陌生,真正的純手工六安瓜片您未必品嘗過?,F(xiàn)在分享一下老父親純手工瓜片。
我家里有大片大片的茶園,大概有十幾塊茶地。
老父親今年65歲,不論是刮風下雨的清早,還是驕陽似火的中午,每天起早貪黑背著一個竹筐,或者腰間系著不大不小的口袋,穿梭在茶山上。
清明節(jié)后,瓜片葉子長得飛快,滿山遍野,青青的,綠綠的,水滴滴在茶葉上自然滾落。
由于父親年紀大,手指不靈活了,從茶樹上采摘的嫩葉經(jīng)常掉在茶樹上,然后彎腰撿起。這樣的動作一直循環(huán)的重復著,后來自己琢磨出經(jīng)驗,只要手里采摘了三四片葉子就放回竹筐里,以免從手心掉了怪可惜的。
一天采摘了四斤青片葉,可以制作一斤成品片葉。白天采葉,晚上炒片。炒片是技術(shù)活,木柴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但老父親總能把火候掌握得剛剛好。每次炒完一鍋都會放到簸箕里鋪平散散熱,然后輕輕抓一把聞一聞,滿屋里是熱氣騰騰的清香。
老父親每次把半成品瓜片炒干密封好,過個三五天,他會燒一大盆木炭火 ,把瓜片放到茶炕上鋪平,再把茶炕放到火盆上進行烘制,然后一雙手在茶炕上不停的翻來翻去,陣陣清香撲鼻而來,好似置身人間仙境。
成品的六安瓜片鐵青透翠,老嫩色澤一致,帶有板栗香味或幽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將干茶放入玻璃杯中,用開水高沖、緩收。茶葉先浮于上層,隨著葉片的開湯,葉片一一自下而上陸續(xù)下沉至杯底,有原來的條狀變?yōu)槿~片狀,葉片大小相同,片片疊加,散發(fā)著幽幽的清香,清湯透綠。
親自泡一杯慢慢品嘗,不愧是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潤的清香,茶香精妙,沁人心脾,茶味甘醇,令人回味無窮。
父親的手工瓜片已包裝好,很快就能見到您,愿大別山手工瓜片陪著您度過一個美好的端午節(jié)!
作者:金寨縣蓮花學校 陳少芳(學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