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美麗園丁”的情結,懷著“靈魂工程師”的豪情,在那個還略帶著羞澀的青春年華,何娟老師走上了魂牽夢縈的三尺講臺。20年的春風秋雨,20年的花開花落,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忱,憑著對教學工作的一片癡心,憑著對學生的無限熱愛,她執(zhí)著追求,潛心鉆研,開拓進取,勇攀高峰。
她在從教生涯里,描繪了一幅幅光彩奪目的畫卷:安徽省“一師一優(yōu)課”省優(yōu)獎;蚌埠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業(yè)務競賽中學組三等獎及初中語文說課比賽三等獎;懷遠縣語文優(yōu)質課二等獎;懷遠縣第四屆“教壇新星”;懷遠縣“優(yōu)秀教師”;參與市級課題《懷遠地方特色資源的課程化開發(fā)與研究》并成功結題;論文《初中語文活動課的探索》獲“中語杯”課堂教學觀摩研討論文一等獎;教育教學論文《強化字詞教學,提高語文能力》在專業(yè)期刊《教學與研究》上發(fā)表。 潘和娟、何雙雙、王婷婷、司春光、胡明祥等一大批學生從她的課堂走進示范高中,走進重點大學。
綻開的花,人們往往只是驚羨它現(xiàn)在的明艷,再回首,當初萌開的幼芽,浸透了汗水和艱辛。
“鐵肩”擔道義,“纖手”育英才
何娟老師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全身心致力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才不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對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在關鍵時刻勇于擔當,才能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和永不枯竭的力量。
2017年秋,初二某班的班主任因身體不適,被迫請假休息。學校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接任班主任。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中途接“班”是大忌,學生上手慢,師生要磨合,個別學生情緒有抵觸……這個班的學生成了“沒娘的孩子”,班風學風一路下滑。何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在學校領導找到她時,她二話沒說,就接過了這個重擔子,當起了“后媽”。
挑起擔子只是第一步,怎樣盡快扭轉班級學習風氣,快速地被學生接納,實現(xiàn)班級良性而有序的發(fā)展,才是當務之急。嚴冬的早晨寒風刺骨,何老師總是第一個來到學校,打開教室的門,給孩子們打開燈、燒開水;放學的鈴聲響起,她不是往家里走,而是往教室跑,陪學生做值日、談心,護送遠路的同學回家。同事們都說,班級工作這樣處處親力親為太累了。何老師笑笑說:“我這個后媽不好當啊,但是既然當了,我就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我時時刻刻在身邊,要盡快得到孩子們的認可?!?/p>
功夫不負有心人,班里的學生漸漸接受了她,信任了她,愛上了她?!坝H其師,信其道”,師生同心,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班級各項考核成績由劣轉優(yōu),學習氛圍日漸濃厚。這個班在次年的高中招生考試中碩果累累:80%以上的學生考入省級示范高中,其中王露潔考入懷遠一中實驗班;王子喆考入懷遠一中華博班;董浩、王佳樂兩位同學考入懷遠一中錢學森班,王佳樂同學更是取得了全縣第二名的好成績。喜訊傳來,學生、老師、家長都由衷地感嘆“沒有何老師的勇于擔當,沒有一心為學生的責任心,沒有何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沒有今天的大豐收”。
春風化雨露,潤物細無聲
做一個園丁,在辛勤的培育與澆灌之后,會有姹紫嫣紅的賞心悅目和沁人心脾的滿園芬芳。這種愉悅與幸福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的,這也正是教師職業(yè)的魅力所在。但是他們同時也要面對一兩株帶刺的玫瑰,讓人不能接近,給人帶來傷害。對此何娟老師感觸頗深,與這些“花朵”打交道真的需要耐心與智慧。
初二剛開學,班里轉來一個學生,何老師憑著職業(yè)的敏感,第一面就判斷出這不是個“善茬”。經過學生媽媽當時的介紹及何老師之后的打聽,果不其然:家庭不幸、網癮少年、頂撞老師、多科紅燈……聽著就讓人著急,怎么辦呢?何老師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思量再三,決定不能操之過急,先觀察幾天,畢竟那只是聽說,并非親眼所見。何老師想到了一個辦法,在班級里舉行一個勵志主題的手抄報評比活動,何老師利用自習課的時間把這個同學喊出來和自己一起在辦公室整理學生的作品,一邊干活一邊交流。這個同學把自己之前的“劣跡”一一向何老師坦白了。何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還對他的坦率與誠實大加表揚。觀察到該同學有所觸動,何老師不失時機地把面前那些勵志的偉人事跡講給他聽,看到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崇拜與羨慕,何老師的心放下了一半,“孺子可教”!
然而,頑疾從來都不是一次能治愈的。不久,一次因他而起的課間沖突,讓該同學成了全班的眾矢之的,其他同學紛紛疏遠他??吹剿稿e后的懊悔、被排斥的苦惱與孤獨,何老師多次找他談話,引導他向同學道歉,疏導他被壓抑的心理,并發(fā)動班干部動員其他同學主動接觸他、幫助他。半學期下來,他的精神面貌和學習態(tài)度大為改觀,同學們接納了他,他自己也有了改正缺點的自信和努力學習的干勁,當年的期末考試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边@種推動與喚醒的實現(xiàn),需要非凡的智慧和足夠的耐心,如此方能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理想效果。何娟老師做到了。
為得清如許,苦引活水來
古人云:學無止境。其實教更無止境,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何娟老師在搞好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從不放棄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的鉆研,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學識型、智慧型的老師。
2017-2018學年度,她報名參加了由教育部主辦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為了能參加這個培訓,她放棄了幾乎一年的周末和寒暑假時間。當培訓時間與她的教學時間沖突時,她就得提前一周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班主任工作完成,周五趕赴合肥學習三天,周日晚上回來后,又緊接著開始下一周的工作,來回奔波,周而復始。但為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她不辭辛苦,咬牙堅持。
2017年,她和同組的語文老師申請了一個市級的研究課題——《懷遠地方特色資源的課程化開發(fā)與研究》。為了這個課題,她白天上課,晚上查資料、寫材料,多次實地探訪縣域內的文化遺址、文化名人,并在班級內開辟第二課堂,親自帶領學生登荊山、涂山,訪禹王宮、三圣寺,搜集關于大禹文化的相關資料。歷時近兩年,順利結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何娟老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取得了持續(xù)的進步與驕人的成績,與她孜孜不倦的學習與追求是分不開的。她早已暗下決心,在往后的教學道路上,將一如既往地探索與鉆研,繼續(xù)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
不熱愛花朵,得不到美麗的果實;不熱愛學生,得不到滿園的桃李;不熱愛工作,得不到成功的事業(yè)。幾度春秋,幾番甘苦,望著一只只放飛的雛鷹,聽著一份份驕人的捷報,對著一個個耀眼的光環(huán),何娟老師愈加堅定她當初的承諾:傾心杏壇終不悔,誓讓桃李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