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fā)展的指導意見》,規(guī)范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管理,助力文化強省建設,鞏固先進文化傳播陣地,推動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2019年,安徽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文學院以夢隊通過對合肥市市民的問卷調查,對市民的參與文化活動的意識、市民對文創(chuàng)書店的態(tài)度、文創(chuàng)書店作為文化平臺對市民的影響等問題進行數據基礎上的具體分析,了解現狀的同時提出一些對于推進建設的建議,尋找實體書店新思路,增強全民知識閱讀的意識,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素養(yǎng),提高全民對文創(chuàng)活動及其類型的了解度和參與度。
以夢為馬,筑夢于夏
2019年7月2日,以夢隊成員分為三批,分別進行調研、考察和采訪。
上午九時,以夢隊第一分隊成員張羽和朱子劼同學去往淮河路步行街和逍遙津公園分發(fā)問卷。
以夢隊的初衷便是讓身邊的每個人更多次更深度地走進書店,感受書店作為文化平臺的作用。第一分隊成員選擇步行街和逍遙津公園作為其調研地點,是因為這兩地都具有對公共性和休閑性的特征,在普通公民的層面上,無論是年齡構成還是職業(yè)構成都呈現多元化的傾向。這種傾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公民的整體情況,因而具有代表意義和參考價值的,是調研所需要的。問卷調研持續(xù)了一個上午的時間,以夢隊第一分隊的成員從逍遙津走到步行街,從綠蔭下走到驕陽里,從兩手空空走到收獲滿滿。
下午四點,以夢隊第二分隊的張羽和楊霈源同學來到中隱于市的“保羅的口袋”文創(chuàng)書店,進行實地考察。
“保羅的口袋”中隱于市店脫胎于一棟兩層樓的小別墅,樓房整體建筑偏日式,主調以暖色系為主,墻壁外攀滿爬山虎,將整棟小樓隱沒在綠意里。拉開木門、走進書店,便見老板緩緩起身,向以夢隊成員致意。書店整體采光很好,就內部設計而言,書店分區(qū)明晰,一樓以售賣文創(chuàng)用品為主,商品種類豐富:手帳、繪本、明信片、文具,應有盡有、制作精致。二樓是一處休閑書吧,有桌椅二三、沙發(fā)一張。通過和顧客的對話,以夢隊成員得知,對于讀者而言,這種恬靜舒適的氛圍足以支持著他們與書一起,度過整個夏天。
傍晚時分,第三分隊的馬欣雨、班超和李思藝抵達1912街區(qū),采訪“保羅的口袋”1912店的店長。據以夢隊成員回憶,張靖祺店長是一位氣質溫和而健談的卷發(fā)青年。
在與店長的交流過程中,成員們詢問了一些有關書店運營的問題,了解到店長在設計書店時的經歷和理念,進而探討了文化和盈利的關系以及公眾認知和書店的相互作用。采訪持續(xù)了將近一小時,成員們準備的問題都得到了詳細的解答,除此之外,在一些延伸的話題中,以夢隊與店長也得出一些新的結論、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作為以夢隊成員全員活動的第一天,7月2日為小隊的暑期實踐拉開了帷幕,也為之后的活動提供了思路。
夢過留痕,長日未盡
對于以夢隊而言,2019年7月5日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一方面,它意味著前期對外實踐工作的結束,另一方面,它也預示著后期對內整理工作的開始。
回顧前期的工作,以夢隊綜合運用了文獻法、訪談法、問卷法、實地調查法四種方法推進暑實工作。通過這四種方法,以夢隊關注到兩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其一是大眾對“文創(chuàng)書店”這一概念存在理解缺失。在問卷調查時,以夢隊成員常被詢問“什么是文創(chuàng)書店?”“文創(chuàng)書店的文化活動都指什么?”。在小隊成員解釋文創(chuàng)之含義,即文化創(chuàng)意,文化創(chuàng)造,并且舉例說明合肥的文創(chuàng)書店和文化活動后,大部分被采訪者表示自己其實知道文創(chuàng)書店、并且參加過文化活動。由此可知,大眾對“文創(chuàng)”的理解更偏向感性的、經驗的,但“文創(chuàng)”作為一種概念尚未得到普遍認知。文創(chuàng)書店在相關宣傳方面可能仍存在較大地提升空間,其面臨的局勢依然不容樂觀。而收集改變這局面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比文創(chuàng)書店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推廣并宣傳文創(chuàng)書店正是我們暑實活動小組的目標之一。通過這種調查,以夢隊正逐漸接近答案。
其二是大眾對文創(chuàng)書店的特殊性并沒有深入了解。通過查閱文獻及采訪業(yè)內人士,以夢隊成員了解到,文創(chuàng)書店的經濟增長點更多地落在“美學體驗”上,即,為顧客提供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
但在實地走訪過程中,大多數被調查者在填寫“去文創(chuàng)書店目的”的多選題時,并未勾選“享受文化氛圍”這一選項。并且,安大、科大、安醫(yī)大等高校學生在采訪和填寫問卷時表示:“自己基本不去文創(chuàng)書店”,理由是“學校已經有圖書館”。但他們也承認,大眾的文化需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由此不難發(fā)現,大眾仍以看待傳統書店的眼光看待文創(chuàng)書店,他們并沒有感受到“文創(chuàng)”的特殊價值。一方面,這與大眾對“文創(chuàng)書店”概念認知缺失存在緊密關聯,同時也反映了文創(chuàng)書店在影響力和吸引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其作為文化平臺的獨特作用仍需被深入挖掘。這也是以夢隊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在后期工作中,這兩個問題將作為以夢隊關注的焦點,以夢隊將利用實踐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盡力為文創(chuàng)書店的未來發(fā)展尋求新思路,使書店更好地發(fā)揮其文化作用、實現其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