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下午,寧國市西津小學心理健康老師陳繼龍為五年級學生舉辦了一場心理健康團輔專題講座。講座的主題是:《愛與成長》。
講座一開始,陳老師出示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從五個層次分析了人類的需要。引導同學們思考“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獲得幸福的人生?”同學們各抒己見,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接下來,陳老師分享了“費斯丁格法則”和精彩的案例,告訴同學們:一個人要擁有幸福的未來,必須兼顧技能的訓練和品德的養(yǎng)成。
然后,陳老師從四個方面講述了怎樣提升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提高幸福勝任力。
一是自愛。自愛就是愛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維護身體康??;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覺察自己的心聲,在意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意并滿足自己的身心需求;自信,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有力量感和成就感,獲得自信。
二是利他。利他就是對他人對社會有利、助人為樂。理解他人,幫助、支持、成就他人;對人類和自然萬物有恭敬和仁愛之心;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個人的財富和榮耀,而是對他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
三是自主。自主就是有主見。遇到事情擁有主見;有強大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擔當,不怕挫折。
四是自律。自律就是能做到自我克制、自我約束。遵守規(guī)則、界限和承諾;節(jié)制個人的某些欲望和行為;有調(diào)整自己以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以理性和長遠目標主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樹立“建立在規(guī)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的思想。陳老師告訴同學們:自律品格是一個人總體成敗最關鍵的因子。
最后,陳老師期待同學們做到自愛、自主、自律和利他,健康地成長,成就自己幸福的人生!
(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