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他交給警察叔叔手里面……”許多人從小就哼唱這首童謠,知道撿了東西要物歸原主的道理。千百年來,人們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在潛移默化下不斷傳承,發(fā)揚光大。合肥經開實驗高劉小學三(3)班的汪昊辰同學就是這一美德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11月23日下午,學校的一位老師不小心弄丟了戒指,心急如焚卻又苦尋無果。11月24日上午,三(3)班汪昊辰同學向老師主動報告:做完核酸檢測回班級的途中在走廊拐角處的下水道口拾到了一枚戒指,班主任老師立即帶著孩子將拾到的戒指交給了失主。
拾金不昧好少年,傳遞時代正能量。高劉小學一直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習慣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并且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社會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導孩子們知行合一,在活動中不斷成長,不斷感悟。汪昊辰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xiàn)了高小學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尚,獲得了老師們點贊,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和贊美,更多的孩子表示要向汪昊辰同學學習,傳遞雷鋒精神,爭做生活中的“小雷鋒”。
(劉成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