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個世界糧食日,為幫助孩子們了解糧食來之不易,認識到糧食的重要性,養(yǎng)成珍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品德,近期,合肥市雙崗幼兒園教育集團悅城分園中班年級組開展了共“童”成長 不負“食”光特色主題活動。
識糧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通過主題教育,向幼兒介紹“世界糧食日”的由來,生活中常見的糧食及其種植的過程,幫助幼兒建立對“糧食”“糧食日”的初步認知。教師收集各種五谷雜糧,與幼兒一起觀察討論,認識身邊常見的糧食。并通過視頻了解我國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愛糧
大自然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教育價值,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師幼走進菜地,觀察農(nóng)作物的生長,感受勞動的辛苦與豐收的喜悅。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認識了辣椒、茄子等農(nóng)作物,并進行采摘活動,感受收獲的喜悅。
節(jié)糧
有效的教育總是從幼兒的生活出發(fā),食育也是如此。教師組織幼兒開展“光盤行動”,鼓勵幼兒,按量取餐,應(yīng)食盡食,最大限度減少餐飲浪費。從淺層認知到深刻體驗,在這個完整的過程中,幼兒感受到食物的珍貴,將愛糧節(jié)糧的意識實踐于生活中,形成珍惜糧食、不浪費不挑食的好習(xí)慣。
曬糧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適合進行曬秋活動,教師通過班級分別開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讓孩子感受自然的饋贈,感受糧食的豐收喜悅之情。在曬秋之后幼兒分班進行游戲:剝玉米、運糧食和水果蹲。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豐收的快樂。
本次“世界糧食日”活動,不僅讓孩子了解了糧食日的意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不挑食、愛惜糧食、不浪費的好習(xí)慣,倡導(dǎo)全民愛糧、節(jié)糧的良好氛圍,將“愛糧惜糧”的意識從小扎根在幼兒心中。珍惜糧食,傳承中華美德,我們一起行動吧!
文字:鄭曉銘
圖片:各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