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guī)劃(2018-2022)》精神,進一步提高全省教師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水平,安徽省電化教育館按照規(guī)定程序組織了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結題鑒定工作,日前,安徽省教育廳處室函件《關于公布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結題名單的通知》將結果予以公布。宿松縣實驗中學英語學科省級科研課題《智慧校園中,雙師模式下,初中英語口語聽力減負增效的研究》名列其中,順利結題。
該校課題為安徽省電教館2019年立項課題。課題立項編號為AH2019375。課題負責人為方輝、劉奇春,課題組成員包括劉奇春、許煥娟、余井恒、劉淑一、朱研暉。
本課題選用是旨在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前提下,借助科大訊飛智慧課堂這個平臺,通過“智慧校園”中雙師教學模式來提升初中英語的口語和聽力,在理論和教學模式上作一些有效研究,將傳統(tǒng)教室教學模式變改為基于智慧課堂下PAD教學,以智慧課堂中教學平臺雙師教學模式,為學生課前口語、聽力預習,課后口語聽力鞏固消化、吸收,提供支持,實現(xiàn)智慧課堂倡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讓有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孩子們享受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習效果,從而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思維,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學習者。在研究過程中分析和總結出一些可供一線老師實踐探作的建議和策略,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該課題研究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智慧校園”中雙師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通過雙師模式進行課前預習口語、聽力的預設、預聽、預訓。二是“智慧校園”中雙師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課上聽力、口語操作設計、演練及生成性評價。三是“智慧校園”中雙師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課下聽力、口語訓練設計,便于家長督促檢查模式設計及正確的評價。
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該校課題組成員在國家、省、市、縣級刊物發(fā)表了相關教學論文12篇,其中獲獎7篇;開展了多節(jié)雙師模式公開課,形成有效雙師模式課堂,實現(xiàn)了初中生英語口語聽力真正意義的減負增效;積累了易于隨時學習使用的微課、公開課資源,制作了公開課課堂實錄并錄制了微課;提高了課題研究成員的整體素質。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是該校課題組成員三年理論和實踐探索的智慧結晶。他們本著減負增效的目的,以學生課堂實境操作訓練,利用智慧校園這個平臺,運用雙師教學模式進行口語聽力的訓練,讓初中學生的口語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有效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讓英語學習更有趣、更實用、更方便,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該校打算將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工作分兩步走。第一步,在宿松縣實驗中學(本校及分校)所有班級實施推廣。第二步,打算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特別是在配備了相關多媒體設施但沒有加以很好利用的農村學校進行試行及推廣,以幫助解決這些地區(qū)英語聽力與口語較為落后的現(xiàn)狀。(吳金旺 歐陽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