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中國民主同盟成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中華國學院副院長、中國孔子學院教授、四川大學干部培訓基地特聘教授潘成稷在2021年1月8日下午到懷遠三中做“詩國的走行 從三中出發(fā)”的講座。
潘成稷說,詩國的走行是詩和遠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要關注當下。他從家鄉(xiāng)熟悉的雞、狗、豬說起,雞司晨,狗守夜,豬奉獻了自己,忠于責任。他勉勵聆聽講座的同學,也要從中獲得啟示,為自己和家族負責,讓勤奮感動自己,擔當起屬于自己和時代的使命。
接著,結合全國1卷管鮑之交的故事,來講齊桓公的胸懷,為恢復祖宗的輝煌,用理性控制情感,有寬能容,包容管仲的一箭之仇。雖然管仲當過逃兵,做生意占便宜,但在鮑叔牙心里,管仲是孝子,有遠大志向。知音可遇不可求,一生何求。潘成稷講高考作文,既切合當下,又指向詩和遠方。向齊桓公、管仲、鮑叔牙學習,見賢思齊,立德樹人。
潘成稷選了杜甫的《春夜喜雨》進行特色解讀。一場及時的好雨、喜雨、春雨在合適的時節(jié),潤澤萬物。沖破冰雪,冒著淺綠,和春天一起出發(fā)。悄悄地來到人間,沒有炫耀和邀功,默默無聞,樸質無華,滿滿愛意。同學們秩序井然、頻頻點頭,雖是寒冬,心靈如被春雨浸潤、洗滌。
最后,趙興校長談了自己的聆聽體會 。潘教授心系家鄉(xiāng),潤澤桑梓;潘教授弘揚中華文化;潘教授追求理想,踐行家國情懷。
今天下午潘成稷教授的懷遠三中“詩國的走行 從三中出發(fā)”的詩詞講座,浸潤廣大師生心靈。從細微處尋詩意,從平常中立高遠。懷遠三中定會詩意芬芳,香滿校園。